桂林与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春秋”
10月26日,在广西省立艺术馆,首届欧阳予倩戏剧奖最佳剧目奖的获奖代表在领奖后合影。
均为新华社记者金皓原摄
10月26日,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演员表演舞蹈《碑林有韵》。
10月26日,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演员表演话剧《戏剧春秋》。
郝戎
2024年是“西南剧展”举办80周年。11月3日,历时9天的第三届桂林艺术节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桂林艺术节在以戏剧为主体的基础上,增加了音乐和美术板块,邀请了6个国家的数百名艺术工作者,带来了《戏剧春秋》等18个剧目48场演出,在桂林的山水之间,演绎了一场场精彩的故事。第三届桂林艺术节以“回望与前行”为主题,在回顾戏剧先辈80年前感人故事的同时,坚持赓续戏剧先贤遗志,传承文艺报国使命,奏响一曲曲新时代的壮丽赞歌。
回望前行
致敬戏剧先辈,传承文艺使命
桂林是享誉世界的国际旅游名城,也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诞生于2022年的桂林艺术节,转眼已走过3年的历程。在此过程中,作为艺术节的主办方和发起人之一,中央戏剧学院和桂林这座“戏剧之城”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起桂林艺术节与中戏的故事,又不由得让人回望起80年前“西南剧展”的那段光辉岁月。
1944年2月至5月,欧阳予倩、田汉与熊佛西等人在桂林发起“西南剧展”活动,用戏剧宣传抗战,鼓舞军民斗志。3个月内数十家文艺团队近千人演出170余场,盛况空前,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日士气,充分展示了中国戏剧人的爱国担当。“西南剧展”不仅开创了中国现代戏剧之先河,成为现代戏剧史上的空前盛举,也书写了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光辉史诗,使得桂林一举成为“戏剧之城”。新中国成立后,欧阳予倩成为中央戏剧学院的第一任院长,这也让桂林与中央戏剧学院有了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2023年10月第二届桂林艺术节闭幕式上,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徐永胜表示,欧阳予倩老院长举办“西南剧展”开展戏剧运动,为中国戏剧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戏剧与时代共振的优良传统,推动戏剧文化繁荣发展,中央戏剧学院特设立“欧阳予倩戏剧奖”,并希望通过设立该奖,让以欧阳予倩为代表的戏剧前辈的精神在新时代“熠熠闪光”,让戏剧肩负起赓续中华文脉的神圣使命,用戏剧沟通古今、联通世界,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10月26日,第三届桂林艺术节在由欧阳予倩老院长创建的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盛大开幕,用新时代的艺术盛会向“西南剧展”致敬。开幕式上,首届“欧阳予倩戏剧奖”正式揭晓,并进行了首次颁奖,最终评选出最佳剧目奖2个,创作单项奖4个,分别为最佳编剧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演出设计奖。“欧阳予倩戏剧奖”的设立,不只是对青年戏剧工作者的鼓励与肯定,更将为中国戏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开幕式安排了一个特别环节——《传承》。借助于AI技术,中戏师生在舞台现场和学院首任院长欧阳予倩进行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当舞台屏幕上出现欧阳予倩声情并茂的影像并向当代的戏剧人发出深情的问候时,现场观众无不热泪盈眶。“戏剧的光芒永不熄灭”,这既是老院长的深切希望,更是他对当下中国戏剧人的殷殷嘱托。
开幕式后,中戏师生团队带来的开幕大戏《戏剧春秋》震撼上演。这部由夏衍、宋之的、于伶担任编剧,新中国剧社排演的《戏剧春秋》,曾经在80年前作为“西南剧展”的压轴大戏,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盛举”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今,中戏师生怀着深深的敬意,重新把它搬上舞台,并以开幕大戏的方式致敬戏剧先贤,以精湛的演技和满腔的热血,深刻诠释了一代戏剧人的理想,生动演绎了中国戏剧之光生生不息的希望。
不仅如此,在本届桂林艺术节期间,为了纪念先辈们的抗战精神,中戏的师生团队还在漓江上成功举办了3场“历史的显影——致敬西南剧展80周年特定场地影像展演”。通过现代光影技术手段,数十张西南剧展时期的珍贵剧照、文献被投射在漓江水面上。夜幕之下,戏剧先辈们的影像在水面上一一浮现并随着江水流动,仿若从历史的岁月中走来,流过今天,去向未来。展演最后,一位青年高举红旗驾一叶轻舟翩然而过,象征着“西南剧展”的伟大精神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11月3日,在本届桂林艺术节的闭幕式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旅厅党组书记韩流在发言中表示,桂林艺术节的成功举办“首先感谢欧阳予倩先生和西南剧展,这是桂林艺术节的根。有了根,桂林艺术节虽然年轻但绝不幼稚、绝不浮华”。根深则叶茂,正是因为有了欧阳予倩等戏剧先辈们当年在桂林栽下的戏剧之根,才有了今天桂林艺术节的茁壮成长。如今,回望历史,是为了不忘来时路,也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前行。80年过去了,来自中戏的师生们,秉承欧阳予倩老院长的遗志,和数百名国内外的艺术工作者一道,以戏剧之名,以艺术为媒,在桂林的山水天地之间,精心打造了又一场文化盛宴,让山水与文化共舞,让艺术与人文交响,让戏剧之光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就像夏衍先生1943年在《戏剧春秋》的献词里所书:“献给一个人,献给一群人,献给支撑着的,献给倒下来的;我们歌,我们哭,我们‘春秋’我们的贤者。”80年来,一代代戏剧人秉承先辈遗志,不忘初心使命,努力践行文艺报国的责任担当。正如欧阳予倩外孙、田汉之孙欧阳维先生在观看完《戏剧春秋》之后所说:“戏剧春秋还在继续着,我想前辈们一定会感知,在他们的身后,在省立艺术馆,在中华大地的舞台上,陆大哥(戏剧家陆宪揆)们仍然在前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万千更笃实坚贞的戏剧战士,‘在系着我们的脚,在扶着我们的肩,在抬着我们向上,在推着我们向前’。”
相互成就
中戏与桂林在创新中实现美美与共
如果说山水是桂林的名片,那么文化则是桂林的底蕴。作为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桂林因其灿烂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而在桂林的历史文化中,尤为值得铭记的就是“抗战文化”。1938年至194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桂林的文化抗战运动轰轰烈烈,聚集在这里的文艺界进步人士克服重重艰辛,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到“文艺救国”的战斗当中,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举办了众多文化活动,在桂林汇聚了抗日救亡的文化骨干力量,创造出了一个融汇于桂林山水间的“文化奇迹”,使得桂林成为名副其实的“抗战文化城”和“戏剧之城”。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中央戏剧学院是中国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国家确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院的历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4月在延安创办的鲁迅艺术学院。1949年11月4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50年4月2日,中央戏剧学院召开成立大会。首任院长欧阳予倩是中国戏剧的现代形象,在戏剧编导、戏剧教育、电影创作、戏曲改革、舞蹈研究及社会活动领域有显著成就,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建院以来,中央戏剧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戏剧影视人才,创作了大量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剧目和优秀影视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院秉持“求真、创造、至美”的校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改革创新,心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努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中戏力量。
2022年7月,中戏师生前往桂林,寻访欧阳予倩老院长在桂林工作和生活的旧迹并收集“西南剧展”的史料。作为桂林艺术节的首倡者和创办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来自中戏的专业团队经过持续探讨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将桂林艺术节打造成以戏剧为主体,包含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戏剧+”艺术节的设想。在筹划创办桂林艺术节的过程中,来自中戏的专业支持、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发挥了关键作用。中戏的专业团队、强大的师资以及丰富的艺术资源为桂林带来了文化的新鲜血液,桂林也为中戏师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天地。这既是桂林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城市方面的重要举措,也是中戏在推动师生艺术实践和服务国家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之举。
2022年12月,首届桂林艺术节通过戏剧展演、街区巡游、音乐现场、沙龙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凝聚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强大文化力量。同时,中央戏剧学院还和桂林艺术节组委会共同发起了“全球华语青年戏剧导演英才计划”,以挖掘更多、更优秀的华语青年戏剧导演,这不仅体现了桂林艺术节将青年作为最重要的目标群体的鲜明特色,也展现了中央戏剧学院在自治区和桂林市支持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开拓精神。
2023年第二届桂林艺术节为了更好地展现“共生”主题,组委会创造性地设立了“学术论坛”“世界戏剧教育联盟WTEA”“儿童亲子”等7大板块,充分展现了中戏和桂林在创新方面的集体智慧。2024年第三届桂林艺术节坚持以戏剧为主体,同时扩展到戏剧、音乐、美术三大艺术门类。三大艺术门类在桂林艺术节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既充分展现了艺术与生态的完美结合,也进一步展现了艺术节持续创新的“戏剧+”样态,可谓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3年来,桂林艺术节坚持将桂林的山水之美与艺术的人文之美结合起来,达到艺术节与美育的“共融共生”。在艺术节创办过程中,中戏除了举办艺术大讲堂、学术论坛之外,还坚持将美育通过戏剧教育公益行等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艺术节中去。2023年第二届桂林艺术节期间,来自中戏的研究生实践团,走进桂林中小学开展戏剧美育公益行活动。在5天的时间内,师生们走进10个县区的10所中小学,为近万名学生带去精心准备的戏剧演出和戏剧课堂,带领他们亲身体会戏剧艺术的魅力。2024年第三届桂林艺术节期间,中戏师生除了举办“戏聚周末——亲子戏剧公益营”之外,还带着专门为桂林打造的儿童音乐偶剧《小鲤鱼大冒险·灵渠奇遇》,先后走进灵渠博物院以及榕湖小学等10所学校,通过戏剧演出和戏剧课堂的方式,在桂林的中小学课堂和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美育的种子。
美育是人的内在需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教育形式,戏剧在发挥美育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正如戏剧学者董健所言:“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通过生动地演绎多姿多样的人生故事,对于青少年来说既是一种道德教育,更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教育。通过将戏剧教育和美育有机地融入到艺术节当中,中央戏剧学院持续推进自身的美育资源与桂林的大美河山交融互补、美美与共。
人民至上
为民族而书写,为人民而创作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文艺工作者以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其中,戏剧艺术在民族盛衰、国家兴亡的重大时刻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以与时俱进的群众性、人民性,始终与人民的情感紧密相连,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
众所周知,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曾经排演了《白毛女》《兄妹开荒》等一系列反映抗战时期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并因为作品深刻的人民性而广受赞誉,成为百年来中国文艺作品中的经典。作为从延安鲁艺走来的中央戏剧学院,始终坚持戏剧艺术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办教育的办学理念。学院成立70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戏剧影视优秀人才。其中,2019年郭兰英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2021年蓝天野被授予“七一勋章”,2024年田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像郭兰英、蓝天野、田华这样的一大批艺术家,矢志不渝地践行着中央戏剧学院的办学方向和宗旨——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抒情。
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塑造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角色,呈现“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创办桂林艺术节的过程中,中央戏剧学院和桂林市坚持为人民办节的理念,赓续“西南剧展”光荣传统,弘扬“戏剧到人民中去”,坚持“为人民所办、为城市所办”的“中国式艺术节”。
比如,2023年第二届桂林艺术节以“共生”为主题,充分挖掘桂林的山水特色场域空间,通过独具特色的“山剧场”“水剧场”“洞剧场”“草剧场”“岛剧场”“树剧场”,让山水融入戏剧、让戏剧化入山水,一方面体现着中国“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另一方面也向世人呈现了一场全城互动、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通过让艺术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融入山水与人民之中,既实现了艺术与自然、与城市、与人的和谐“共生”,也促成了艺术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融合“共生”。艺术节是服务于人民的,参与和举办桂林艺术节,不仅是对历史文脉呼唤的回应,也是对传统文艺精神的继承,更是对新时代文艺发展使命的践行。我们希望打造的“中国式艺术节”是建立在多元互鉴、普惠民众的基础上,立足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国际化的人民艺术节。
2024年第三届桂林艺术节期间,来自6个国家的数百名艺术工作者,带来了数十场精彩绝伦的演出,为桂林人民和游客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让桂林这座以山水闻名于世的城市,以艺术的形式再次展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剧院”。无论是东西巷的《海底奇妙夜》等戏剧主题巡游,还是桂海晴岚的山水艺术市集,抑或是七星公园的帐篷剧场,一系列种类繁多的精彩演出和文化活动,都让游客和市民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回首过去,从2022年的第一届桂林艺术节开始,主办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办节理念,一方面在选择演出剧目和活动时,兼顾专业性和大众化,秉持让广大观众和游客看得懂、喜爱看的原则认真遴选;另一方面在面向市场时坚持亲民票价,推出各种惠民举措,通过举办艺术大讲堂、戏剧巡游和家庭亲子公益活动,让桂林广大市民群众都能从艺术节中受益。对于沉浸其中的观众而言,桂林艺术节带来的不仅仅是形式新颖的各种演出,更是近距离享受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艺术节期间,中戏师生深入中小学开展戏剧教育实践,让广大中小学生能够近距离地了解戏剧艺术。
展望未来,中央戏剧学院将同桂林一道,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开拓进取,持续创新,继续努力将桂林艺术节办好,持续为人民唱响时代新歌。就像开幕式上中戏师生向老院长承诺的那样:“努力以戏剧的方式,为民族而书写,为人民而创作,竭尽所能为人民撑起文化的天空。”